近代,彝汉医药交流日益增多,彝医善于吸收汉医的营养,努力摆脱过去单方单药、只凭经验的传统格局,发展彝族的医药学。白药的发明者曲焕章,就是一位近代葬医的典型代表。他继承和汲取了彝汉民族医药的经验,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创造出了闻名中外的云南白药。它的成功,是彝汉等各民族民间医药经验的结晶,是曲焕章对民族民间医药总结、研究所做出的伟大贡献。白药功用广泛,疗效显著,收效神速,用药简捷,用量少,几乎无毒副作用,正因为具备这些特点,白药备受人们的欢迎。
解放后,凝集着曲氏一生心血的白药秘方经曲的妻子献出;引起国家的重视,政府在云南建立现代化的“云南白药厂”,使白药的生产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,为360足球直播急需白药的中外患者带来了福音。
解放后,彝族人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,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彝医的发掘整理工作。1978年以来,彝医的发掘整理工作纳人了科学研究的轨道。在短短的几年中,彝医药的研究在实地考察、发掘整理、实验研究和临床运用等方面,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
1979年,楚雄彝族自治州药检所发掘出一批古彝文医书,其中最有价值的是《双柏彝医书》。这是彝族医药史研究中的第—次重要发现。
1983年,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医药考察课题组通过多年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,首次完成学术专著《彝族医药史》。它对彝医药从远古到近代作了概括性总结,这是对彝族医药史较为系统的一次总结,也是彝医史研究的文一重大发展。
1985年,云南红河哈尼族、彝族自治州又在元阳县发掘出年代更为久远的《元阳彝医书》。据鉴定,该书成于公元957年,比《双柏彝医书》还要早600多年,书中收载了200多种药物、68个病名,以及一些简易的外科手术方法。它的发现,为彝族医药史的研究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史据,是彝族医药史研究的第三次重大发展。
医史的研究促进和推动了彝族医药的研究。目前,彝族医药的研究正在顺利进行,有的方面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。在动物药研究方面,由于过去彝族聚居地偏僻闭塞,实地调查研究工作起步晚,到1979年才幵始项研究工作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编写了20余万字的《彝医动物药》专著。收载药物224种,其中动物药133种,这项工作已获四川省科技成果奖。在植物药方面,自1978年以来,云南、四川等地分别进行了彝族植物药的调查,并编写出《彝医植物许》专著。发掘和调查研究工作,目前各地仍在深人逬行,并且为实验室提供了不少研究所需的品种。
近年来,国家对抢救民族医药的工作十分重视,广大研究者一方面向发掘整理的广度发展,另一方面在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向深度展开,并已取得成效。一些疗效确切的药物,经实验证明,已研制成新药投人生产,用于临床。
四川凉山发掘的彝药“木谷补底”、经研究确为属一种凉山虫草,产地海拔低,虫体大,资源丰富。其药理作用、化学成分均与冬虫夏草一致,目前已被批准试销试用,为我国珍贵药材虫草,开辟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新药源。
云南发掘出的彝药“一妹姑班”(《中国民族药志》第一卷)系卫茅科植物昆明山海棠。其中生物诚成分雷公藤次碱为治疗类风湿的有效成分。因此,在经过药理实验证明后,已做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片剂、煎剂、酊剂等。经临床验证,其制剂确实具有抗炎和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酵的作用、为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,昆明山海棠药片目前已正式投人生产。
许多治疗慢性病、疑难病的彝族药,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,研究整理工作在不断深入。如獐牙菜含獐牙菜苦甙,有镇痛作用;消化、呼吸、泌尿系统的感染以鹿蹄草疗效好;重楼经化学分析,其药理有抗肿瘤和强心作用;通关散对支气管炎及一部分癌症有效。
除彝医古籍和彝药的研究整理外,近年来,在广大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特别是在彝汉医药工作者的相互配合下,对彝医的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综上所述,彝医的研究工作起步虽晚,但在广大彝汉研究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,在短短的几年里,就取得了很大的进展。这些工作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。广度涉及医药史、动植物药、医学基础理论、资源普查,以及民族用药经验总结等多方面。深度则涉及药物的化学分析、药理实骚、临床应用,以及药品生产等各方面,目前,在我国一个较为完整的彝医研究机构正逐步完善起来,这将为进一步深人研究彝医打下良好的基础,创造更好的条件。可以相信,在政府民族医药政策的支持下,在彝汉工作者的齐心协力下,彝族医学的研究工作将会结出360足球直播的硕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