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体育平台_360足球直播

图片

/----------------文字替换(本行格式为注释,仅用于方便查看,下同)----------------/

图片

您的位置:首页 > 中医常识 > 中药词典 > 中药词典B > 白扁豆

白扁豆

《中国药典》

【拼音名】 Bái Biǎn Dòu

【英文名】 SEMEN LABLAB ALBUM

【别名】火镰扁豆、峨眉豆,扁豆子、茶豆

【来源】本品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、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,晒干,取出种子,再晒干。

【性状】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,长8~13mm,宽6~9mm,厚约7mm。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,平滑,略有光泽,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。质坚硬。种皮薄而脆,子叶2,肥厚,黄白色。气微,味淡,嚼之有豆腥气。

【鉴别】本品横切面:表皮为1 列栅状细胞,种脐处2 列,光辉带明显。支柱细胞1 列,呈哑铃状,种脐部位为3~5列。其下为10列薄壁细胞,内侧细胞呈颓废状。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。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,内侧有管胞岛,椭圆形,细胞壁网状增厚,其两侧为星状组织,细胞星芒状,有大形的细胞间隙,有的胞腔含棕色物。

【炮制】

白扁豆: 除去杂质。用时捣碎。

炒白扁豆: 取净白扁豆,炒至微黄色,用时捣碎。

扁豆仁:取净白扁豆,置沸水中煮至皮微鼓起和松软,捞出,倒入凉水,搓去皮,晒干,捣碎用;或炒黄用。(皮晒干即为扁豆皮)

【性味】甘,微温。

【归经】归脾、胃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健脾化湿,和中消暑。用于脾胃虚弱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泻,白带过多,暑湿吐泻,胸闷腹胀。

炒扁豆:健脾化湿。用于脾虚泄泻,白带过多。

【用法用量】 9~15g。

【摘录】《中国药典》

白扁豆皮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【拼音名】 Bái Biǎn Dòu Pí

【别名】扁豆壳

【来源】即白扁豆的种皮。

【性味】甘,微温。

【功能主治】性味功能,主治与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,能健脾利水,但无壅滞之弊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扁豆 《*辞典》

【出处? 《别录》

【拼音名】 Biǎn Dòu

【别名】藊豆(《唐本草》),南扁豆(《滇南本草》),沿篱豆、蛾眉豆(《纲目》),凉衍豆(《本草乘雅半偈》),羊眼豆(《药品化义》),膨皮豆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茶豆(《江苏植药志》),南豆(《陆川本草》),小刀豆、树豆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藤豆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。立冬前后摘取成熟荚果,晒干,打出种子,再晒至全干。

【原形态】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,长达6米。3出复叶;小叶片阔卵形,长5~9厘米,宽6~10厘米,先端尖,基部广楔形或截形,全缘,两面被疏毛,侧生小叶较大,斜卵形;叶柄长4~12厘米;托叶细小,披针形。总状花序腋生,通常2~4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;小苞片2,早落;花萼钟状,萼齿5,边缘密被白色柔毛;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紫色,旗瓣卵状椭圆形,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,并下延为2耳,翼瓣斜椭圆形,龙骨瓣舟状;雄蕊10,2束;子房线形,被柔毛,基部有腺体,柱头头状,疏生白色短毛。荚果长椭圆形,扁平,微弯,长5~8厘米,先端具弯曲的喙。种子2~5粒,长方状扁圆形,白色、黑色或红褐色。花期7~8月。果期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均为栽培品。分布华东和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,主产于湖南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

【性状】干燥种子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,长约8~12毫米,宽6~9毫米,厚4~7毫米。表面黄白色,平滑而光泽,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种阜,约占周径的1/3~1/2,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,紧接种阜的一端有1珠孔,另端有短的种脊。质坚硬,种皮薄而脆,内有子叶2枚,肥厚,黄白色,角质。嚼之有豆腥气。以饱满、色白者佳。

【化学成份】

种子每百克含蛋白质23.7克,脂肪1.8克,碳水化物57克,钙46毫克,磷52毫克,铁1毫克,植酸钙镁247毫[FS:PAGE]克,泛酸1232微克,锌2.44毫克。

种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、淀粉酶抑制物、血球凝集素A、B。并含有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,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的高分子部分和低分子部分中都有;尚含豆甾醇、磷脂(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)、蔗糖、棉子糖、水苏糖、葡萄糖、半乳糖、果糖、淀粉、氰甙、酪氨酸酶等。

豆荚含哌啶酸-2。

【药理作用】

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(参看"菜豆"),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;对牛、羊红细胞并无凝集作用。在扁豆中可分出二种不同的植物凝集素,凝集素甲不溶于水,无抗胰蛋白酶活性;如混于食物中饲喂大鼠,可抑制其生长,甚至引起肝脏的区域性坏死;加热后则毒性作用大见减弱,故凝集素甲是粗制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。凝集素乙可溶于水,有杭胰蛋白酶的活性。有人测得其分子量为23688,对胰蛋白酶之抑制为非竞争型的。在15~18℃(pH3~10)可保持活力30天以上。蒸压消毒或煮沸1小时后,活力损失94~86%。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,在体外不能被一般蛋白酶分解,在体内不易消化,在1毫克/0.1毫升浓度时,由于抑制了凝血酶,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秒延长至60秒。

印度产扁豆喂食大鼠,有降低血糖及血清胆甾醇的作用。

【炮制】生扁豆:拣净杂质,置沸水中稍煮,至种皮鼓起、松软为度,捞出,浸入冷水中,脱去皮,晒干。炒扁豆:取净扁豆仁,置锅内微炒至黄色,略带焦斑为度,取出放凉。

【性味】

甘,平。

①《别录》:"味甘,微温。"

②《食疗本草》:"微寒。"

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"平,无毒。"

【归经】

入脾、胃经。

①《纲目》:"入太阴气分。"

②《本草经巯》:"入足太阴、阳明经气分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健脾和中,消暑化湿。治暑湿吐泻,脾虚呕逆,食少久泄,水停消渴,赤白带下,小儿疳积。

①《别录》:"主和中下气。"

②《药性论》:"主解一切草木毒,生嚼及煎汤服。"

③孟诜:"疗霍乱吐利不止,末,和醋服之。"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补五脏。"

⑤《本草图经》:"主行风气,女子带下,兼杀酒毒,亦解河豚毒。"

⑥《滇南本草》:"治脾胃虚弱,反胃冷吐,久泻不止,食积痞块,小儿疳疾。"

⑦《品汇精要》:"消暑和中。"

⑧《纲目》:"止泄泻,消暑,暖脾胃,除湿热,止消渴。"

⑨《会约医镜》:"生用清暑养胃,炒用健脾止泻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6钱;或入丸、散。

【注意】

①陶弘景:"患寒热病者,不可食。"

②《食疗本草》:"患冷气人勿食。"

③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患疟者忌之。"

【附方】

①治脾胃虚弱,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:白扁豆一斤半(姜汁浸,去皮,微妙),人参(去芦)、白茯苓、白术、甘草(炒)、山药各二斤,莲子肉(去皮),桔梗(炒令深黄色)、薏苡仁、缩砂仁各一斤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枣汤调下,小儿量岁数加减服。(《局方》参苓白术散)

②治霍乱扁豆一升,香薷一升。以水六升煮取二升,分服。单用亦得。(《千金方》)

③治消渴饮水:白扁豆浸去皮,为末,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,金箔为衣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天花粉汁下,日二服。忌炙煿酒色。次服滋肾药。(《仁存堂经验方》)

④治水肿:扁豆三升,炒黄,磨成粉。每早午晚各食前,大人用三钱,小儿用一钱,灯心汤调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⑤治赤白带下:白扁豆炒为末,用米饮每服二钱。(《永类钤方》)

⑥治中砒霜毒:白扁豆生研,水绞汁饮。(《永类钤方》)

⑦治恶疮连痂痒痛:捣扁豆封,痂落即差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【各家论述】

①《药性辨疑》:"扁豆,专清暑,故和中而止霍乱;极补脾,故治痢而蠲脓血,消水湿,治热泄。"

⑦[FS:PAGE]《纲目》:"硬壳白扁豆,其子充实,白而微黄,其气腥香,其性温平,得乎中和,脾之谷也。入太阴气分,通利三焦,能化清降浊,故专治中宫之病,消暑除湿而解毒也。其软壳及黑鹊色者,其性微凉,但可供食,亦调脾胃。"

⑧《本草经疏》:"弘景云,扁豆患寒热者不可食。盖指伤寒寒热,外邪方炽,不可用此补益之物耳。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,不忌。"

④《药品化义》:"扁豆,味甘平而不甜,气清香而不窜,性温和而色微黄,与脾性最合。主治霍乱呕吐,肠鸣泄泻,炎天暑气,酒毒伤胃,为和中益气佳晶。又取其色白,气味清和,用清肺气。故云清以养肺,肺清则气顺。下行通利大肠,能化清降浊,善疗肠红久泻,清气下陷者,此腑虚补脏之法也。"

⑤《本草新编》:"白扁豆,味轻气薄,单用无功,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。或谓白扁豆非固胎之药,前人安胎药中往往用之何故?盖胎之不安者,由于气之不安,白扁豆最善和中,故用之以和胎气耳,胎因和而安,谓之能安胎也亦可。单用此味以安骤动之眙,吾从未见能安者矣!"

⑥《本草求真》:"扁豆如何补脾?盖脾喜甘。扁豆得味之甘,故能于脾而有益也;脾得香而能舒,扁豆禀气芬芳,故能于脾而克舒也;脾苦湿而喜燥,扁豆得性之温,故能于脾而克燥也。脾土既实,则水道自通,三焦不混,而太阴暑湿之邪,自尔克消,安能复藏于脾,而有渴、泻之病乎。但多食壅滞,不可不知。"

【备注】扁豆的种子有白色、黑色、红褐色等数种,入药主要用白扁豆;黑色看古名"鹊豆",不供药用;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"红雪豆",用作清肝、消炎药,治眼生翳膜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
白扁豆 《中华本草》

【拼音名】 Bái Biǎn Dòu

【别名】藊豆、白藊豆、南扁豆、沿篱豆、蛾眉豆、羊眼豆、凉衍豆、白藊豆子、膨皮豆、茶豆、小刀豆、树豆、藤豆、火镰扁豆、眉豆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种子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ichos lablab L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种子成熟时,摘取荚果,剥出种子,晒干,拣净杂质。

【原形态】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,长达6m。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,无毛或疏被柔毛。三出复叶;叶柄长4-14cm;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,被白色柔毛;顶生小叶柄长1.5-3.5cm,两侧小叶柄较短,长2-3mm,均被白色柔毛;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,长5-10cm,宽约与长相等,先端尖,基部广楔形或截形,全线,两面均被短柔毛,沿叶脉处较多,基出3主脉,侧卧羽状;侧生小叶斜卵形,两边不均等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15-25cm,直立,花序轴较粗壮;2-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,小苞片舌状,2枚,早落;花萼宽钟状,先端5齿,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,其余3齿近相等,边缘密被白色柔毛;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紫色,长约2cm,旗瓣广椭圆形,先端向内微凹,翼瓣斜椭圆形,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,龙骨瓣舟状,弯曲几成直角;雄蕊10,1枚单生,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,将雌蕊包被;子房线形,有绢毛,基部有腺体,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,柱头头状。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,扁平,长5-8cm,宽1-3cm,先端较宽,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,边缘粗糙。种子2-5颗,扁椭圆形,白色、红褐色或近黑色,长8-13mm,宽6-9mm,厚4-7mm,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,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。花期6-8月,果期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主要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【栽培】
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怕寒霜,受霜害后,轻者影响生长,重者死亡。苗期需潮湿,应注意浇水。花期要求干旱,空气和土壤湿度大,容易落花。喜欢肥沃、[FS:PAGE]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种植。种子发芽率90%以上。温度在16-20℃,有足够的湿度,播种后10-14d出苗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春播,由于种子顶土能力弱,故播种前应先浇水,待可耕时立即下种,穴播,每穴放种子2-3粒,覆土0.6-1cm,略镇压。行株距(3-60)cm×45cm。

田间管理 出苗后不久即应培土。生长初期,应注意浇水,保持土壤潮湿。苗高50-60cm,应设支架。花期不宜浇水,以免落花。应追肥,以磷、钾肥为主。

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锈病,春天发生,防治可用可湿性硫黄粉500g加100kg水喷射。虫害有蚜虫、红蜘蛛,用2.5%敌杀死防治。豆荚螟可在初孵幼虫期喷洒触杀剂防治。

【性状】

性状鉴别 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,长0.8-1.3cm,宽6-9mm,厚约7mm。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,平滑,稍有光泽,有的可见棕褐色斑点,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。长7-10mm,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,紧接种阜的一端有珠孔,另端有种脊。质坚硬,种皮薄而脆,子叶2片,肥厚,黄白色。气微,味淡,嚼之有豆腥气。

以粒大、饱满、色白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;种皮为1列栅状细胞,种脐部位为2列,长26-213μm,宽526μm,壁自内向外渐增厚,近外方有光辉带;支柱细胞l列,种脐部位3-5列,哑铃状,长12-109μm,宽34-54μm,缢缩部宽10-25μm,其下为10数列薄壁细胞,多切向延长。最内1列种皮细胞小,类方形。于叶细胞内含淀粉粒。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,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,内含淀粉粒,内侧有管胞岛,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,其二侧有星状组织,细胞星芒状,有大型的细胞间隙,有的胞腔含棕色物。

【化学成份】种子含油0.62%,内有棕榈酸(palmitic acid)占8.33%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占57.95%,反油酸(elaidic acid)占15.05%,油酸(oleic acid)占5.65%,硬脂酸(stearic acid)占11.26%,花生酸(arachidic acid)占0.58%,山萮酸(behenic acid)占10.40%。又含葫芦巴碱(trigonelline),蛋氨酸(methionone),亮氨酸(leucine),苏氨酸(threonine),维生素(vitamin)B1及C,胡萝卜素(carotene),蔗糖(sucrose),葡萄糖(glucose),水苏糖(stachyose),麦芽糖(maltose),棉子糖(raffinose),L-2-哌啶酸(L-pipecolic acid)和具有毒性的植物凝集素(phytoagglutinin)。另含甾体。

【药理作用】

1.抗菌、抗病毒作用 100%白扁豆煎剂用平板纸片法,对痢疾杆菌和有抑制作用;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、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。白扁豆水提物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。

2.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%白扁豆冷盐浸液0.3ml,对活性E-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,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,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。

3.毒性 白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(phytoagglutinin)。不溶于水的凝集素,有抗胰蛋白酶活性,可抑制实验动物生长,故属毒性成分。另含一种酶,有非竞争性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,加热亦降低其活性,于10mg/kg浓度时,由于抑制了凝血酶(thrombin),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s延长至60s。

用白扁豆提取的凝集素可区分人和羊、牛的红细胞,因为此凝集素仅凝集人的红细胞,法医可用此探测人血。

【鉴别】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,加70%乙醇10ml回流提取,滤过,取滤液蒸干,滴加醋酥2-3滴和硫酸1-2滴,显黄色,变为红色、紫红色、污绿色。(检查甾类)

【炮制】白扁豆除去杂质。用时捣碎。炒白扁豆取净白扁豆,照清炒法(药典附录ⅡD)炒至微黄色具焦斑。用时捣碎。

【性味】甘淡;微温;平

【归经】归脾、胃经

【功能主治】健脾,化湿,消暑。主治脾虚生湿,食少便溏,白带过多,暑湿吐泻,烦渴胸闷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[FS:PAGE]-15g;或生品捣研水绞汁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【临床应用】用于脾胃虚弱,食欲不振,大便糖泻,白带过多,暑湿吐泻.胸闷腹胀。炒扁豆健脾化湿。用于脾虚泄泻,白带过多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分享到:
上一篇:白果叶   下一篇:白果
>> 返回首页

精彩推荐